
隨著中國的崛起和強大,具有顯著中國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被世界人民所認識和接納,廣大的中外有識之士強烈要求把武術、太極拳、龍舟、舞龍舞獅等具有廣泛群眾基礎和源遠流長的體育項目引入奧運會賽場的呼聲越來越高。
近期,奧運會本身為了適應世界體育運動逢勃發展的需要,新增了一些新興體育項目,如:攀巖、滑板、小輪車,等等。近段時間霹靂舞也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準備2024年進入奧運會比賽項目,體育項目與體育項目之間,既是相互促進也是相互競爭的關系,有的項目進入了體育比賽的奧運賽場,有的項目就被淘汰出局。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包容性、發展性和競爭性。因此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要想脫穎而出唯有不斷的傳承本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完善,不斷的創新,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
基于這個國際的大環境,因此今年香港國際武術節將長兵拼刺項目列入了比賽項目,將冷兵器時代的長兵器轉化為現代體育競技項目,進行首屆的長兵拼刺比賽。去年我們定制了三百多副槍桿贈送給各個團體,并委托兩家公司幫我們開發比賽用的兵器,我們當時的理念是想完全模仿奧運會比賽項目擊劍的裝備,也研發出了感應的兵器和打分的系統,但經過演練以后發現擊劍的規則是只刺上半身,因為他們穿的導電衣可以做個馬夾,刺中以后就會得分,然而我們的得分是刺擊身體的任何部位都得分,因此沒有辦法用導電衣,各個量身定做,并且大幅度活動會影響導電衣的靈敏度,練習幾次后只能把器材放在那,今年我們還是用以前最原始的兵器比賽,這也非??简灢门袉T的水平,今年是第一次比賽 ,現在已經有了八個運動員報名,有來自英國的(人名),來自保加利亞的(人名),來自香港的代忠于,來自中國深圳的馬家鑫 ,來自廣東佛山的廉向新,來自湖南的熊冬梅和王向玉,來自廣東的陳燕平、李碧山,來自廣西的顏榮良,非常感謝這八位運動員來參加我們的比賽。
在武術節的17年歷程中,我們經過不同的嘗試在第六屆和第七屆曾經舉辦過短兵比賽,后面幾屆也舉辦過中國式摔跤比賽,在2016年武漢體育學院舉行的首屆全國武術短兵比賽時,我們還贊助了五萬元現金支持活動。這些具有中國特色的項目也非常好,我們也愿意繼續推廣和傳承,今年我們選擇長兵拼刺比賽,是希望填補國際體育項目的空缺,通過我們的努力使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能占領國際體育的制高點 。
在國際體壇上很多國際體育項目都被各國的團體研發并控制比賽規則的制定,國際體壇一直也秉承著先來后到和排他性的宗旨,已經有了的運動項目基本上就不允許同類型的項目存在,現行的國際體育單項總會制度是 不與現有的會員單位成爲競爭關係(重複關係),并至少有來自三個大洲的 40個國家級會員單位,才可能得到他們的認可和支持。
中國現在除了武術以外還沒有其他項目在申請奧運,日本隨著空手道的進入,它已經有了本民族的兩個項目進去了,一是柔道,二是空手道,韓國有了跆拳道,我們想做為一個先行者嘗試去研發一個新的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在世界推廣。所以今年舉辦長兵槍刺比賽,希望通過影響海外團體來學習槍刺,利用香港這個國際窗口向國外進行推廣。一個國家哪怕人數再多,但在其他國家得不到普及,也很難得到單項體育總會及奧委會的承認。我們先邁出步伐,在路程中不斷地結識有識之士并希望得到各地武術團體的支持和認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武術節組委會編寫了長兵培訓的十勢九級運動員培訓大綱,準備在今年進行推廣,雖然很倉促,但我們先拿出個方案,然后不斷去完善。
今年我們第一次舉行長兵拼刺比賽,我們贈送了三百多套兵器給一百多個武術團體,但參與人數并不理想,我想我們首要任務是完善它的規則,完善它的技術體系,體驗技術的優缺點。中國有句古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了嘗試這個比賽裁判規則是否可行,護具是否安全,組委會將派出香港國際武術節組委會代忠于先生也報名參加這個賽事,只有我們上過場以后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個項目是否有生命力,是否有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賽前一兩個星期,也開始了訓練,希望能夠在比賽上和各國高手交流,將中國的傳統槍術和棍術技法,更好地繼承下來,發揚光大。